首页  |  中心概况  |  科研团队  |  科学研究  |  学术资源  |  人才培养  |  宋史研究论丛  |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中心学者著作介绍 >> 正文

宋史研究中心学者著作介绍(七)——汪圣铎 點校《宋史全文》(1—9册)

2016-03-31 11:11:39 浏览量:[]

\


\
 

 

                          目録

 

點校説明

一、重新整理《宋史全文》的缘起……………………

二、關於校勘用書…………………………………………

三、《宋史全文》的特點及文獻價值……………………

四、點校體例………………………………………………

 

《宋史全文》正文目録

 

四庫本原無目錄,再造本、文海本有目錄,但分卷與四庫本不同,主要是無上、中、下卷之分,今依四庫本分卷及整理後實際頁碼重擬目錄。

 

卷一  宋太祖一(自建隆元年至乾德五年)………………………………

卷二  宋太祖二(自乾德六年即開寶元年至開寶九年即太平興國元年)…………

卷三  宋太宗一(自太平興國二年至端拱二年)…………………………

卷四  宋太宗二(自淳化元年至至道三年)………………………………

卷五  宋真宗一(自咸平元年至景德四年)………………………………

卷六  宋真宗二(自大中祥符元年至乾興元年)………………………………

卷七上  宋仁宗一(自天聖元年至明道二年)………………………………

卷七下  宋仁宗二(自景祐元年至康定元年)………………………………

卷八上  宋仁宗三(自慶曆元年至慶曆三年)………………………………

卷八下  宋仁宗四(自慶曆四年至慶曆八年)………………………………

卷九上  宋仁宗五(自皇祐元年至至和二年)………………………………

卷九下  宋仁宗六(自嘉祐元年至嘉祐八年)………………………………

卷十    宋英宗(自治平元年至治平四年)………………………………

卷十一  宋神宗一(自熙甯元年至熙寧四年)………………………………

卷十二上  宋神宗二(自熙寧五年至元豐二年)…………………………

卷十二下  宋神宗三(自元豐二年至元豐八年)…………………………

卷十三上  宋哲宗一(自元祐元年初至元祐元年末)……………………

卷十三下  宋哲宗二(自元祐二年至元祐四年)…………………………

卷十四    宋哲宗三(自元祐五年至元符二年)…………………………

卷十五    宋徽宗(自元符三年至宣和七年)………………………………

卷十六上  宋高宗一(自建炎元年初至建炎元年末)……………………

卷十六下  宋高宗二(自建炎二年初至建炎二年末)……………………

卷十七上  宋高宗三(自建炎三年初至建炎三年末)……………………

卷十七下  宋高宗四(自建炎四年初至建炎四年末)……………………

卷十八上  宋高宗五(自紹興元年至紹興二年)…………………………

卷十八下  宋高宗六(自紹興三年初至紹興三年末)……………………

卷十九上  宋高宗七(自紹興四年初至紹興四年末)……………………

卷十九中  宋高宗八(自紹興五年初至紹興五年末)……………………

卷十九下  宋高宗九(自紹興六年初至紹興六年末)……………………

卷二十上  宋高宗十(自紹興七年初至紹興七年末)……………………

卷二十中  宋高宗十一(自紹興八年初至紹興八年末)……………………

卷二十下  宋高宗十二(自紹興九年至紹興十年)…………………………

卷二十一上  宋高宗十三(自紹興十一年至紹興十二年)……………………

卷二十一中  宋高宗十四(自紹興十三年至紹興十五年)……………………

卷二十一下  宋高宗十五(自紹興十六年至紹興二十年)……………………

卷二十二上  宋高宗十六(自紹興二十一年至紹興二十五年)……………………

卷二十二下  宋高宗十七(自紹興二十六年至紹興二十九年)……………………

卷二十三上  宋高宗十八(紹興三十年至紹興三十一年)……………………

卷二十三下  宋高宗十九(紹興三十二年初至紹興三十二年末)…………

卷二十四上  宋孝宗一(自隆興元年至隆興二年)……………………

卷二十四下  宋孝宗二(自乾道元年至乾道三年)……………………

卷二十五上  宋孝宗三(自乾道四年至乾道六年)……………………

卷二十五下  宋孝宗四(自乾道七年至乾道九年)……………………

卷二十六上  宋孝宗五(自淳熙元年至淳熙四年)……………………

卷二十六下  宋孝宗六(自淳熙五年至淳熙七年)……………………

卷二十七上  宋孝宗七(自淳熙八年至淳熙十一年)……………………

卷二十七下  宋孝宗八(自淳熙十二年至淳熙十六年)……………………

卷二十八  宋光宗(自紹熙元年至紹熙五年)……………………

卷二十九上  宋甯宗一(自慶元元年至慶元六年)……………………

卷二十九下  宋甯宗二(自嘉泰元年至開禧三年)……………………

卷三十  宋甯宗三(自嘉定元年至嘉定十七年)……………………

卷三十一  宋理宗一(自寶慶元年至紹定三年)……………………

卷三十二  宋理宗二(自紹定四年至端平三年)……………………

卷三十三  宋理宗三(自嘉熙元年至淳祐四元)……………………

卷三十四  宋理宗四(自淳祐五年至寶祐元年)……………………

卷三十五  宋理宗五(自寶祐二年至寶祐六年)……………………

卷三十六  宋理宗六(自開慶元年至景定五年)……………………

         再造本、文海本目録此後還有:

度宗(咸淳元年至咸淳十年)

少帝(德祐元年至德祐二年)  附:益王、廣王

但實際沒有正文。

 

附録

 

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二、本書史論征引文獻研究

三、《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的史料价值

四、本書校勘用書目録

 

 

 

 

點校説明

 

一、重新整理《宋史全文》的缘起

 

    我很早就萌發了整理《宋史全文》的念頭,但因找不到時機,同時也因為校勘工作用書方面的困難(此書古本全部為難得一用的善本),遲遲未能付諸實施。當我終於下定決心要作嘗試的時候,卻發現已有人捷足先登,2005年1月,李之亮先生點校的《宋史全文》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決定放棄原先的計畫,改向全國高校古委會申請了《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箋證》的專案。但當我拿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版《宋史全文》(以下簡稱黑李本)後,卻又改變了想法,決定重新整理《宋史全文》,這是基於如下考慮:

一、黑李本點校、排印均不認真,以致出現相當數量的底本(四庫本)不誤而黑李本誤的情況,甚至還存在數處遺漏較多文字的情況。(總字數達800以上,參見附表)

二、黑李本未能認真用文海影印本與四庫本進行比校。這首先表現在此書中被四庫館臣改動的大量文字黑李本都沒有回改(只回改了很少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夷狄”、“虜”等滿清統治者所反感的文字,也包括一些少數民族的人名等。例如(紅字為被四庫本刪改的文字):

 

廣安軍草澤安堯臣上書曰:“天生北狄,限以沙塞。自適其俗,不通中國者,狄之常也。謂之犬戎,投骨於地,狺然而爭者,犬之常也。今乃搖尾乞憐(今乃遣使乞憐),非畏吾也,蓋邊境之上未有可乗之釁。陛下將啟燕雲之役,異日唇亡齒寒,邊境有可乗之隙,狼子野心,安得不蓄其鋭而伺吾隙,以逞其所大欲耶。

 

《宋史全文》引《晦菴集》卷十三《垂拱奏劄二》刪去紅字。

今釋怨而講和,非屈已也,乃逆理也。已可屈也,理可逆乎。逆理之禍,將使三綱淪,九法斁,子焉而不知有父,臣焉而不知有君,人心僻違,而天地閉塞,夷狄愈盛而禽獸愈繁,是乃舉南北之民而棄之,豈愛之之謂哉。

 

《宋史全文》引《晦庵集》卷九十五下(庫本晦庵集略同)

南渡以來,士大夫往往唱為和說,其賢者則不過為保守江南之計,私幸目前無事,夷狄制命,率獸逼人,而卒莫知其為大變。公獨毅然以虜敵未滅為己責(集有全文無),必欲正人心,雪讎恥,複守宇,振遺黎,顛沛百罹,志踰金石。(集有全文無)晚複際遇,主義益堅。雖天嗇其功,使公困於讒慝之口,不得卒就其志,然而表著天心,扶持人紀,使天下之人曉然知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中國之所以異于夷狄,而得其秉彝之正,宗社為祖宗付託之重,人民為祖宗培植之遺,萬不可以宴安貽禍者,則其格君之隱,不昭然共鑒哉。

 

《宋史全文》卷二五乾道四年

秋七月壬戌,臣僚言:“臨安府風俗,自十數年服飾亂常,習為奢華(胡裝),聲音之娛以鄭亂雅(亂雅,好為胡樂)。臣竊傷悼中原士民淪溺日甚(於左衽),延首企踵,欲自致於醇樸(衣冠)之化者,三四十年卻不可得。而東南禮義之民,乃反墮於妖媚(胡虜)之習而不自知,甚可痛也。今都人靜夜十百為群,吹鷓鴣,撥琵琶(胡琴),使一人綵(黑)衣而舞,衆人拍手和之,傷風敗俗不可不懲。伏望戒敕守臣,檢坐紹興三十年指揮,嚴行禁止。”詔從之。

 

《宋史全文》卷三二

詔撫諭東京等處官吏遺黎等曰:“洪惟本朝,肇造區夏。忠厚相傳于家法,公恕素結于人心。遭家不造,值國多艱,蠢茲女真,紊我王略,遂至同父之俗,半為左衽之汙(遂至大同之治,竟成分裂之形)。列聖中興,惟兼愛於南北,積年養晦,不輕用於干戈。鷸蚌之相持,甚於豺狼之交噬(因彼兩方之構怨,致茲頻歲之不甯)百姓至此極也。多方罔堪,顧之嗟惟。……”

 

人名、專名應回改:

《宋史全文》卷一九上

王繪出城六七裏,遇金將聶哷貝勒(聶兒孛堇)

 

《宋史全文》卷一九下

韓世忠引兵至宿遷縣,執金人之將貝勒(孛堇)牙合。時劉豫聚兵淮陽,世忠欲攻之,引大軍進趍城下,命統制官呼延通行,世忠自以一騎隨之。二十余裏,遇金人而止。世忠升高坵以望通軍通馳至陣前請戰,金將貝勒(孛堇)牙合大呼曰:解甲。通曰:我乃呼延通也……

 

其次,四庫本不是一個完整的本子,有幾處佚文尚存於再造本、文海本中,這些佚文總字數有數千字,黑李本未能利用後者補前者,這是一個很大的疏漏。例如  卷二七下丁未淳熙十四年八月至十一月內應補入如下文字:

 

廣東提刑管監請也。壬午,檢正諸房公事尤袤等奏:“看詳封事内,樞密院檢詳范仲奏:近年以來,循習成俗,事無巨細,關節交通,私禱公行,違棄法令,變亂黑白,殽混是非,上誤政刑,不無乖戾。”詔令御史臺覺察。又看詳,右司員外郎京鏜奏:“版曹有一論訴,必遍送監司而不肯予决。有一取會,必下送子司而不肯承受。及責其結絶,方且枝蔓其事。人户雖經臺越訴,經省催促,彼其暇顧。欲人民不怨,可乎!”詔今後須管随事預决,毋為文具。

留正等曰:世每有災異,輒下詔求直言。所以救不逮而答譴告也。自是歷代循之以為故實。然其采擇見諸行事者固已無幾,而以正論獲罪者亦往往有之。壽皇間因旱暵詔陳闕失,導以毋有所隱,而所上封事或首經乙覽,徑令施行。或付出進呈,與大臣商確。或令宰屬看詳,擇其可行者行之。見於記注,班班可考也。其曰不為虚文,誠如聖訓。臣故裒次而著之,以詔萬世。

上曰:“凡事是是非非,須是分明。之禍至數十年不解者,正缘主聴不明。若主聴明,惟是之從,勿間其孰為牛黨,孰為李黨可也。”癸未,又進呈封事,上因論:“鄭僑封事多言卿等不和,但事惟其是,若一以為可,一以為否,各陳所見,亦何害?朕前争辨,退即無事若常時然。”王淮等奏:“榻前争辨,退而如常未嘗争辨,前輩大臣多如此,皆為國事而已。若心為國,便有錯誤何害!所謂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庚寅,進呈州分水土地神乞賜廟額。上問:“嚴州今歲旱傷否?”王淮等奏:“嚴州旱傷。”上曰:“本州既是旱傷,神何功於民,而欲加廟額。不可。”甲午,進呈乞省節財用。上曰:“朕面諭,革弊之道遲之以漸,則不咈人情。久而弊自革。如减吏額,减冗兵等事,皆以其漸行之,數年之後,必獲其利。因言:比歲郊祀奏薦甚少,亦是向來裁减之效。”王淮等奏:“正缘武臣關陞而軍中有官人却須將副以上方理,非所以優從軍之士,頼卿等記得立法之意,不曾放行。”周必大奏:“軍中人考第易得,如外任則多待闕,非十年不成一任,極難關陞奏薦,安得不减。”上顧必大云:“丞相知始末,説得極是。”是月,臣僚言:“刺配之法,始於晋天福間,國初加杖,用貸死罪。其後科禁寖密,刺配日增,考之《祥符編敕》,止四十六條,至於,已一百七十餘條。今淳熙配法,凡五百七十條。配法既多,犯者自眾。近臣僚建請改定居役之法,已降指揮看詳,至今未有定論。莫若依倣舊格,稍加參訂,將犯配法人如入情重,則依舊刺面,用不移不放之格。其次稍重,則止剌額角,用配及十年之格。其次稍輕,則與免黥刺,用不刺面放還之格。其次最輕,則降為居役,别立年限,縱免之格。儻使居役本條或有從坐編管,則置之本城,减其放限。如此則於見行條法并無牴牾,且使刺配之法專處情犯凶蠹,而其他偶麗於罪,皆得全其面目,知所顧藉,可以自新。惟陛下留神。速詔有司裁定施行。

九月壬寅,詔:朝奉郎、權發遣夔州楊輔降一官,以奏臧否遲慢故也。是月,湖北京西措置民兵,三丁取一,五丁取二,十丁取三。

冬十月戊辰朔,大赦。以太皇帝違豫痊平也。是日,進呈劉貴妃劉允中乞添差差遣。上曰:“太上皇帝朝添差差遣少曾放行,如吴益兄弟最是戚里近親,亦不輕與,何况其他。劉允中止令具正闕陳乞。”乙亥,太上皇帝崩,遺誥太上皇后宜改稱皇太后。尋上宫名曰慈福。上尋諭王淮等:“欲不用易月之制,如晋孝武魏孝文實行三年喪服,自不妨聼政。司馬光《通鑑》所載甚詳。”等奏:“《通鑑》載晋武雖有此意,然後來只是宫中深衣練冠。”上曰:“當時群臣不能將順其美,所以譏之,後來武帝竟欲行。”等奏:“記得亦不能行。”上曰:“自我作古何害。”於是禮官乞大祥改服。大祥之服,素紗軟脚折上巾,淡黄袍,黑银帶。上祔廟畢,改服皁幞頭,淡黄袍,黑鞓帶。過宫則纕絰行禮,二十五日而除。上批淡黄袍改服白袍,自是每御延和殿并服大祥之服,而不用皁幞頭。其折上巾、白袍并以布為之。禁中則布巾、布衫,過宫則縗絰而杖,至逾月,群臣拜表請御正殿。上批:“俟過祔廟,勉從所请。”司農少卿邢璞為告哀使,至汴京,虜人賜燕,欲用樂,持不可。自朝至于夜漏下三十刻,持議益堅,虜不能奪,竟徹樂即坐,忩遽而罷。至燕京,其閤門又令南使服吉帶而見,又不可。日將中乃見。殿上皆淺黄帷幄,乃知虜主本無他,特群胡生事也。

十一月甲寅,詔令皇太子參决庶務。上谓宰臣曰:“皇太子年長,若只在東宫,亦恐怠惰,所以令决庶務,可擇日開堂,與卿等議事。”乙卯,進呈淮西總領趙汝誼體究到,馬軍行司回易等事。上曰:“諸軍今後如有違戾,令總領所覺察以聞。”施師點等奏:“總領銜位帶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字,正是此意。”上曰:“向來銜位帶此一句,防微杜漸,誠為有理。”是月,詔定曆差。先是,給事王信等言:“布衣皇甫繼明、太學生石萬指述見行《淳熙丙午曆》氣朔有差,乞更置局更曆。臣等看詳,繼明劉孝榮等定去年八月十六夜太陰交蝕,命官測驗,三人所定各有差失不同。乞令各造。”戊申,裁《淳熙曆》一本,并各供。乞以何占驗,候占驗訖,取其委無差忒者取旨。至是(接下文)

 

最後,利用文海本可以校正四庫本的不少錯訛,黑李本完全沒有作這件事(當時可能中華善本再造本尚未出版,故黑李本没有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三、黑李本校勘時雖利用了《續資治通鑒長編》、《皇宋中興兩朝聖政》等書,但所作校勘很不認真,大量四庫本的錯訛未能得到糾正。黑李本校勘時很少利用《長編》《中興聖政》《要錄》以外的史書(如《宋會要輯稿》)和各種文集。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校勘品質。

四、黑李本給本書加入了標點,有些處點得很不錯,顯示出點校者較高的水準,但總地看,所作標點仍有不認真的傾向,存在不少失誤。特別是人名、地名等都未能用專名線標出,不利閱讀。

 

二、關於校勘用書

 

(一)《宋史全文》的版本及工作底本的選定

整理此書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古本難以利用的問題。此書包括四庫全書本在內,幾乎所有的古本(包括古抄本)都是善本,直接將這些善本作為校勘工作用書,其困難是眾所周知的,幾乎是不具可操作性的。但是,筆者曾到國家圖書館等處考察過若干種此書的古本,驚訝地發現,除四庫本外,凡是古印本,都源自同套一印板:它們都或是同一元刻板不同時期的印刷品,或是此刻板的翻版印刷品。除個別字有挖改等情況外,其基本字形、字的大小、每頁的起始字和尾字等都是基本相同的。由於直接利用此書古本作校勘困難太大,於是就想到一種較具可操作性的變通方法,即利用古本的影印本作主要的校勘用書。

中華善本再造本《宋史全文》(以下簡稱“再造本”)無疑是元刻本的最好替代者。它的优點是底本最原始,同下面涉及的幾種版本比較,它的文字錯訛較少。它的主要缺點是殘缺較嚴重,例如卷二四缺前部大半卷,有數卷卷首卷尾殘缺,而且有不少頁因印刷不當而字蹟模糊。值得注意的是再造本中的一個現象,即此本理宗部分有几十處空鉛(絶大多數是單字空鉛),這些空鉛在下面述及二種版本中不復存在,它們分别被“寇”、“敵”等字所取代。有意思的是替換為“寇”、“敵”等句子較通順,替換為其他字、詞則往往不通。於是筆者有如下一種推測:元代後期統治者開始重視文化統治,印書者迫于政治壓力,倉促地對書版作挖改,這些空鉛就是此次挖改的結果。由于倉促,挖改得并不徹底。如果以上推測能被文件夹實,則可進而推斷:空鉛處大約原來都是蒙族統治者最忌諱的“韃”字或含“韃”字的詞。現今替換原空鉛的文字都是後人根據文意臆加的,所以才有讀不通的情况。

臺灣文海出版社影印的《宋史全文》(以下簡稱“文海本”),無疑也可替代一種古本。然而出版者沒有說明、我們也無法確切知道它的底本的出版時間。但如前所述,它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一種新的版本,它的版式、每頁起首字與末尾字都與再造本基本相同,它或是再造本底本的元代翻印本,或是明代翻印本,因其不避清諱,出版時間應在清代以前。它的字形不如再造本規整,它的錯字、不規範字明顯地比再造本多(四庫本的不少錯訛可能都源於它)。但它完整性比再造本好,闕頁比再造本少,再造本一些印刷質量較差的頁面它往往印刷質量相對較好(也有相反的情况,但總地講,文海本的情况要比再造本好),可作為再造本的最佳補充。在完整性方面,文海本與四庫本互有短長,有些四庫本殘缺的內容在文海本中得到存留,但也有不少文海本殘缺的內容四庫本卻有保留。作為元刻本的翻刻本,它與再造本本應是差異很少的,但事實卻不如此,二者之間文字上頗有差異。究其原因,大約有三:一是元刻本所用不規範字較多,給後人造成識認上的困難。二是元刻本中頗有印刷品質較差者,文海本底本翻刻所用的大約就是一種印刷品質不佳、又有殘損之書。三是主持翻刻者水準較低。從文海本與四庫本錯訛常常相同這一現象看,二者使用的底本關係很密切。

四庫本:其底本形成最遲。內容有幾處集中的闕失。文字最規範,錯訛相對較少。在各種四庫本文獻中,此書是避清諱相對較差的一種,“虜”、“夷狄”等辭語保留得較多,其原因大約是此書當時不受重視,改得不認真所致。它與自稱影宋本的《中興聖政》形成鮮明對照,只要將二書作比對,即不難看到:後者避清諱比前者避得要徹底得多。

選擇哪一種版本工作底本的問題。史學界、文獻學界普遍存在一種認識:四庫全書本不是善本,特別是當某種文獻(書)內容涉及宋、金關係時,此種文獻(書)的四庫全書本就更加不適宜作校勘的工作底本。《宋史全文》內容大量涉及漢族與少數民族關係,有相當一部分更涉及宋、金關係,照理校勘此書也不應以四庫全書本作底本。我親耳聽到人們對李之亮先生點校的《宋史全文》的批評中,就包括他選擇四庫全書本作工作底本一項。所以,我原本也想不用四庫全書本作工作底本。但是,當我對《宋史全本》現存古本作了較多考察後,卻不得不放棄最初的想法,仍然不得不逆著許多人的想法,採用本書的四庫全書本作校勘的工作底本。這是因為,如前所述,本書的元本、明本都出於同一祖本,大抵為同一刻版的不同時期的翻印或翻刻,而其祖本為元代坊刻,字跡潦草,錯字、俗字、異體字、不規範字比比皆是,再造本和文海本都殘缺嚴重,而包括這兩種版本在內,現存四庫本以前的古代各種印本,有許多頁字跡模糊,成段成行地難以辨認,實在找不到一種堪作校勘底本的本子。《宋史全文》現有二種四庫全書影印版流行,無疑可代替四庫全書的古本。本書的四庫本訂正了再造本、文海本的不少錯訛(當然也製造出了一些新的錯訛)。相對再造本、文海本而言,本書的四庫本除因政治原因被竄改處外,其他殘缺、錯訛相對要少得多,用字也相對規範。所以,斟酌再三,還是犯忌諱地選擇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影印件,以下簡稱四庫本)作工作底本。

總之,用古籍的影印本代替古籍本身,這是本次校勘整理不得不採取的一種作法。

    這裏還應説明,《永樂大典》卷一二九六五《宋·宋甯宗》引錄有《宋史全文》。經比對,這部分文字并不是《宋史全文》寧宗部分的全部,而只是摘録了其中較少一部分内容。此次校勘也作了利用。

 

《宋史全文》與幾種書的特殊聯繫

1、《宋史全文》與《續資治通鑒長編》

如四庫館臣所指出,《宋史全文》北宋部分大量摘用《續資治通鑒長編》文字,所謂摘用,是指《宋史全文》不是完全照錄《續資治通鑒長編》文字,而是採取摘錄的方式壓縮後者的文字。《宋史全文》的作者儘量使用《長編》的原有文字,有時這種摘錄作得很巧妙,顯示出編撰者運用文字的較高技巧,但編撰者卻很少採用自己重新撰寫的文字取代《長編》原有文字的方法。《宋史全文》編撰者所參考的《長編》不是完整的《長編》,而是與今存本《長編》接近的殘缺本,其最好的證明就是,將本書徽、欽兩帝的內容與《長編紀事本末》作比對,二者文字很少能找到共同處。眾所周知,《長編紀事本末》大抵是改編《長編》的文字,就具體某一紀事而言,二者間的文字差異是很小的。今本《長編紀事本末》紀錄徽、欽二帝時的史事,儘管很不全面,但卻豐富多彩,而相比之下,《宋史全文》此部分文字卻顯得乾癟枯燥,而且所用文字數量之少,也顯得不合比例。所以,本書撰者很可能既沒有見到完整的《長編》,也沒有見到《長編紀事本末》,這一點是四庫館臣所忽略了的。李之亮先生沿用四庫館臣的意見,并說:“《宋史全文》的北宋部分録自《長編》,乃是勿庸置疑的”。(前言第三頁)這並不確切,至少記述徽、欽二帝史事的文字不是録自《長編》。李之亮先生还批評《長編拾補》没有從《宋史全文》中“拾補”徽、欽二帝的内容,這種批評也是不對的。

2、《宋史全文》與《皇宋中興兩朝聖政》

四庫館臣講:本書“高、孝二代則取諸留正之《中興聖政草》。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聖政草》相與參校,其文大同小異。留正等所附案語亦援引甚多。”講本書高、孝兩朝紀事文字都取自《中興聖政草》(今存本稱《皇宋中興兩朝聖政》,以下簡稱《聖政》)現成文字,這是正確的。但是,四庫館臣的“取諸”容易給人造成誤解,即認為本書此時間段文字完全照録《聖政》。而事實上,本書此時間段文字仍然是一種摘録,盡管這一部分的“摘録”明顯不同於它對《長編》的“摘錄”。它摘錄《聖政》文字都是整條整條地摘錄,一般不對《聖政》語言作壓縮刪簡。它對《聖政》的大部分正文都予以保留(它摘錄的《長編》的文字只是《長編》原有文字中很少的一部分),只整條地刪除了《聖政》正文中較少一部分。但它對《聖政》中大量存在的“臣留正曰”、“《龜鑒》曰”、“呂中曰”等議論文字則刪除較多,只有少量保留。李之亮先生說:“《中興聖政》今殘的第三十至第四十五卷,完全可以據《宋史全文》補齊”,(前言第三頁)這就言過其實了。因為《宋史全文》只是摘錄了《聖政》的部分文字,不能簡單地認為《宋史全文》高、孝兩朝紀事文字是原封不動地轉錄《聖政》,用《宋史全文》是補不齊《聖政》的。經過比對,筆者發現《宋史全文》撰者使用的《聖政》、《永樂大典》中征引的《中興聖政草》與今本《聖政》存在一定差距,筆者所能見到並使用的只是宛委別藏影宋本的影印本。此本名為“影宋”,形式上確也類似宋版,但凡涉及清代避諱的文字,都作了挖改,其徹底程度超過四庫全書中的宋代史籍(例如四庫全書版《宋史全文》)。所以,此次用今本《聖政》對《宋史全文》對應文字進行了校勘,但此書中涉及清代避諱的文字都不具校勘價值。今本《聖政》在挖改文字時,沒有改動少數民族人物的名字,這是與四庫全書有異的,所以,可以利用此書回改被四庫館臣改動的人名。今本《聖政》是一部嚴重殘缺的書,即缺第二十九至卷四十四(紹興十三年至三十二年紀事),卷四十五(原書誤標卷二十九)只存乾道二年四月至十二月紀事,即缺遺隆興元年至乾道二年三月紀事(乾道二年四月缺開頭部分)。此外本書各卷頗有闕頁。所以,本書宋高宗、孝宗部分的校勘,並不是每一時段都能利用《聖政》的,特別是宋高宗後期的記事,往往不得不用《建炎以來繫年要録》代替它。《聖政》據説今存有宋巾箱本殘本,筆者無緣一見(據説今存台灣故宮博物院)。

3、《宋史全文》與《續兩朝綱目備要》、《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宋史全文》關於宋光宗、寧宗兩朝的記載的史源,不像宋高宗、孝宗二朝那樣單純劃一,那樣簡單。將《宋史全文》此二朝文字與《續兩朝綱目備要》進行比對,儘管二者記載的史事大同小異,但文字差異較大,特別是記述順序明顯不同。不過,二者的史源很可能是相同的,關於一些重要史事的記述文字也出奇地一致。所以,本書光宗、寧宗兩朝文字的校勘,較多地利用了《續兩朝綱目備要》。前已有學者研究指出,《續兩朝綱目備要》的許多內容,是以《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為史源的,故而相應地光宗、寧宗兩朝部分的校勘,也就較多地利用了《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三、《宋史全文》的特點及文獻價值

 

《宋史全文》是一部成書于宋末元初(大約始撰于宋末,而完成于元初)的記述整個宋朝歷史(含北宋和南宋)編年體史書(缺度宗、少帝朝紀事,原目録有,有可能是書未撰完,也有可能是此部分文稿佚失),在今存同種體裁、同一時限的成書于宋元時期的史書中,它具有唯一性。

  以往學界有一種不正確的認識,即認為本書是書坊為經濟找人胡亂拚湊的一部質量低劣的書。筆者多年來反復閲讀此書,得出的結論是與此大相徑庭的。本書作者不詳其人,或者不是一位史學名家。本書中確有不少粗糙不盡如人意處。但是從字裏行間我們仍可看出,本書撰者的寫作態度還是嚴肅認真的,而且在材料的搜集和取捨上也是頗費用心的。所以,本書實際上仍是一部值得重視的,甚至是研究宋史不可不讀的史書。

  正如前人已指出,《宋史全文》有相當多的內容是摘鈔自《長編》、《中興聖政》兩書,這主要是北宋初至宋哲宗、南宋高宗至孝宗二時段,這二大時段的文字,沒有提供新的史料。但是,如前所述,本書撰者所摘錄的,是不完整的《長編》,所以,這一不完整《長編》所闕的時段,本書的記述源自何書,目前尚不清楚,很可能是撰者自己編寫的。而本書與不完整《長編》所闕時段對應的文字,特別是關於徽、欽二宗時期的記述,是有一定史料價值的。又由於今存《中興聖政》是一部嚴重缺殘的書,本書與其缺殘部分對應的內容就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特別是關於孝宗初年史情的某些記載,例如關於此時期楮幣的記載,就有獨特價值。又如前所述,本書關於宋光宗、宋寧宗二朝的記述,部分可能源於《兩朝綱目備要》和《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但與《兩朝綱目備要》不同的內容(筆者發現有些對應的文字《宋史全文》比《兩朝綱目備要》更詳細)、今本《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雜記不載的內容,其史料價值就不容低估。

《宋史全文》關於宋理宗時期歷史的記述,是本書中史料價值最大的。這一點,整理者曾專門撰文論述(見本書附錄)。在此不作重複。

《宋史全文》引錄的宋人議論,是體現本書重要文獻價值的又一組成部分。本書史論徵引了三十種文獻(有同一種文獻用二種名目者,也可能有不同文獻名稱相同者),儘管這些議論不盡精彩,但卻有助於我們對當時史事認識的深化。同時,這些議論又是研究思想史、史學思想史的重要資料。這三十多種文獻中,有不少書今已佚失,其殘存文字也有相當文獻價值。關於這些史論文字的分析,詳見本書附錄“本書徵引史論文獻研究”。

本書的作者受到理學很深的影響,如果我們將本書與李燾《長編》加以比較,我們就會對本書的理學色彩有突出的認識。本書總字數有限,但書中凡涉及理學家的活動,都不惜篇幅,對理學家的言論,都多加引錄。當然,本書撰者又不完全是程、朱理學的正宗傳人,這突出地表現在書中對蘇軾本人及蜀學並不採取排斥的態度上。同時,作者征引史論中,征引吕中的言論最多,而吕中被認為是受浙東學派代表人物葉適等影响較大的史家,這表明作者對浙東學派也不絶對排斥。這種既尊崇理學又調和眾家的態度在南宋晚期的士大夫中可能帶有一定普遍性。《宋史全文》反映了當時流行的史學理念,特別是反映了理學占統治地位後,人們對歷史的重新解讀。將《全文》與《長編》相比照,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間的明顯差異,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儒學、理學在歷史發展、國家管理中的作用的評價明顯提高。因而,對與之相關的史事的記述所占比重明顯增加,對重要儒學學者、理學家的活動的記述明顯增加。但是,《宋史全文》作者生活年代的理學,與純正的朱熹理學又有明顯差異,例如,書中多次徵引蘇軾的文字,與程頤、朱熹對蘇軾的貶抑態度有所差異,書中對元祐黨爭的記述,也與程、朱對此的評價不盡相符。而這些認識恰好可以從南宋後期文人士大夫的著述中得到說明。與此相關,《全文》作者由於受理學影響,對皇帝個人的言行的重視程度較前明顯提高,特別是對皇帝的治心,其關注程度尤顯加强。對理學、理學家以及皇帝個人作用的誇大,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歷史,同時也必然導致對一些重要史事記述上的疏漏。

    《宋史全文》的又一特點是詳略不均衡。這當中有撰者有意為之的成分:如有些歷史人物的奏疏撰者認為很重要,就長篇引錄,不厭其煩(如胡寅、朱熹的奏疏)。有些時間段撰者認為非同尋常,撰者就安排了較多的篇幅(如宋高宗初年)。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本書在均衡性方面確也存在問題,文字在各歷史時期的分配上也存在不盡合理的問題。例如,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本書記述徽宗朝歷史只用了一卷篇幅,高宗在位三十六年,本書記述高宗朝歷史卻用了八卷(若上、中、下各記一卷則為十九卷)。記述南宋高宗時期歷史的文字數量過多,而記述宋徽宗時期歷史的文字數量相對過少。

《宋史全文》最顯著的缺點是它的粗疏。首先是系時方面的粗疏:月、日的遺漏頗多,理宗部分還存在前後時序混亂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大部分,顯然不是流傳中產生的,而是由撰者本身造成的。其次,文字上不夠通順的現象也較為多見,其中多數也是由撰者造成的。再次是同《宋史》本紀比較,在內容選擇上也頗有取捨不當的問題。本書選用的史論,也存重複征引的情况,标注出處也不規範嚴謹(例如“吕中曰”、“講義”、“大事記”并出)。最後,是文字上的錯訛較多,這當中可能有相當數量是刊刻、流傳中產生的,但也應有一定數量是撰者的失誤。

 

四、點校體例

 

一、儘量採用規範字,不用異體字、俗字,除遇人名等特殊情況外,遇異體字、不規範字、俗字,一律改用通用規範繁體字。異體字、不規範字、俗體字凡可確認者,徑改不出校記。此書元本多用當時的簡體字(有人認為應稱之為簡化俗體字),四庫本也多有沿襲,此次整理,一律改為規範繁體,以求統一。干支紀時中的已己巳、戌戊戍等明顯錯誤,徑改不出校記。“簽書”宋人常常俗寫為“僉書”,閤門官的“閤”字,常常俗寫作“閣”字,也依例徑改,以求規範,而不出校記。

二、本書採用四庫本為校勘底本,凡四庫館臣因政治原因纂改的文字,一律回改,以符文獻原貌。四庫館臣因政治避諱將文內大量“虜”字改為“敵”、“金”等字,考慮到需要回改四庫館臣改動處仍較多,為減少校記數量,本書採取合併出校方式處理。

三、正文每月另段。原文中史論文字異體,另段,本書為加區別,另作縮行處理。

四、與《長編》《系年要錄》《宋史》本紀等比較,本書現存諸古本系時(指“是年”、“是春”等)、系月、系日大量闕漏,其中可能有些是謄録、刊刻時遺落,更多的可能是編撰者不慎遺落,屬編撰者失誤的,本不應納入校勘範圍,但準確區分謄録刊刻者、編撰者錯誤實難,為讀者使用方便,本書一律補入,外加方括號以示原無後補,且與一般校勘有别。有些記月、紀日(干支)文字錯位,則移位後文字加方括號,原紀月、紀日文字則加圓括號表示當删未删。

五、本書用字有避宋諱的現象,從文獻角度看,這與避清諱性質不同,前者很可能是出於編撰者之手,它們的存在反映的是文獻的原貌,而後者則是改變了文獻的原貌。所以,本書遇避清諱的文字一律回改,遇避宋諱的文字則採取保留原字,在原字後加括號説明避諱字的方式處理。如“魏證(徵)”等。這樣做主要是出於方便讀者的目的。

六、李之亮所作校勘記,字數不多,本書一概錄入,以“李校”標出。或加肯定,或加補充(李校多為孤證),或加糾正,以“汪按”標出。

七、為了慎重,本書遵循多出校、少改字的原則,一般不採取孤証校改的方法。但如果不改就讀不通原文,或不改就會誤導讀者,且是非分明,則特殊處理。

八、凡原書避宋諱處,為了既保持文獻原貌,又便於閲讀,採取保留避諱用字,然後在括弧內標明正字的方式處理。

九、為了精簡文字,本書校記內徵引文獻標注出處適當簡化。凡徵引總集所收文章,只標注文章作者而總集作者從略。凡文獻有多層標題的,根據需要適當刪減。凡文題過於繁複的,採取簡化處理。如墓誌銘、行狀,一律用銘主、狀主姓名加“墓誌銘”或“行狀”作題。如朱熹《晦庵集》卷九五《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書中簡化為朱熹《晦庵集》卷九五《張浚行狀》。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Copyright © 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songshizhongxin@126.com